top of page
  • Grey Facebook Icon
  • Grey Instagram Icon

​  吉娜吉普賽 ginagypsy  

IMG_4976.JPG

尋找安妮

Looking for Anne

獻給

所有曾經熬夜守在電視機前

期待有一天親自踏上旅途去尋找綠屋的女孩們

​以及

兒時伴我熬夜看影集

並在28年後的今天跟著我上路

一圓兒時夢的二姐安祺

答應自己的事

無論事隔幾年都要說到做到

28年後,我實現兒時的夢

完成尋找安妮朝聖之旅

​ 寫 在 前 面  

【 尋找安妮:5/22-6/11 @ 加拿大🇨🇦(多倫多|愛德華王子島)+美國紐約 🇺🇸 】

5月22日~6月11日,即將踏上第40個國家:美國🇺🇸,跟回到第一次踏上的異國:加拿大🇨🇦。
#是的這是吉娜我第一次要踏上美國🇺🇸

 

其實原本只跟著好友平兒一起計畫著踏上紐約,但小學四年級看了台視午夜場播出改編🇨🇦加拿大文學的迷你影集《清秀佳人》(Anne of Green Gables)後,一直非常嚮往有天能夠親自踏上愛德華王子島親眼目睹綠屋。當發現位於🇺🇸東岸的紐約飛過去同樣也是🇨🇦東岸的王子島只要兩三個小時,於是抱著回家吃土的散財決心(咦),決定都在同一趟旅程中完成。

然而,當初決定增加愛德華王子島行程後,發現影集拍攝地點其實大部分都在🇨🇦多倫多市區或近郊,包括主場景綠屋——畢竟30多年前的愛德華王子島交通非常不便利,選擇實地拍攝既昂貴又困難;在愛德華王子島上的綠屋古蹟主要由原著作者Lucy M. Montgomery的後代經營,每天塞滿觀光客,根本不可能外借拍攝,只能選擇在資源豐富的多倫多完成。身為鐵粉要遠赴異地朝聖,當然要做好做滿,於是原本只是紐約的行程,瞬間變成:🇨🇦多倫多+🇨🇦愛德華王子島+🇺🇸紐約,前後共21天,三週嘟嘟好。兒時一起熬夜觀賞影集的二姐被我拉著一同旅行前半段加拿大(我認為跟著一起追劇的親人朝聖格外有意思與意義),然後好友平兒再來與我在紐約碰頭——紐約是平兒的夢——我們這趟都是去圓各自的夢欸。


5/22 🇹🇼台北-(上海轉機)-🇺🇸紐約
5/23 🇺🇸紐約-🇨🇦多倫多
5/28 🇨🇦多倫多-🇨🇦愛德華王子島
6/2 🇨🇦愛德華王子島-🇺🇸紐約
6/10 🇺🇸紐約-(上海轉機)- 6/11🇹🇼台北


是說,為了尋找拍攝切確景點,這次功課做得無敵認真(大概跟寫論文差不多認真,連原文網站的資料都自己一一翻譯了),還沒出發就先整理出48頁的攻略(終極完成版大概會破60頁吧);是否會發展成下一本書真不好說,但《清秀佳人》是我寫作的啟蒙(女主角紅髮安妮就是本書作者對理想的投射),更是陪著我長成現在這個模樣的精神糧食。想起生命中很多脆弱的時刻,都是靠著這套影集帶給我的力量時,身為迷妹如我徐吉娜,很榮幸要帶著這本書去朝聖、帶著兒時的信念去旅行、帶著興奮的心情準備重溫自己第一次旅行的異地國度🇨🇦。

從第一次踏上加拿大(2002年又去了第二次)、到這一次要三度重返,中間整整跨越了20年;然後我不小心一算,從10歲開始想著踏上這趟尋找綠屋之旅,居然已經整整過了28年欸。


這中間真的經歷好多事情哇。

最近在架設網站(其實多少也為了這趟旅行做準備),順道回想過去旅行的20年歲月,這段從青春期走到壯年期直到現在已近中年的過程,40個國家自助旅行的經歷,在許多旅行行家眼裡真的就是一碟小菜,但人生經驗告訴我這也沒什麼好比較,想想之間所熬過的迷途期、與身邊還留著的人們,那些旅程的確還是在生命經歷中值得一提的。

20年過去,我很慶幸自己依舊是那個從小幻想要踏上飛機去旅行的小(屁)孩,即使已長成了阿姨的年紀(默),但依舊努力去了想去的地方、做著想做的事情、並漸漸變成自己也喜歡的人。

小筆記了一下:
8歲,夢想有一天能夠飛行;
10歲,守在電視機前準時看著每週一次的《清秀佳人》;
18歲,第一次踏出國門踏上異鄉加拿大;
30歲,去了30個國家;
38歲,即將踏上第40個國家美國+回到第一個加拿大。

人生好像跑馬燈似的;近40個國家的記憶,因這趟影迷朝聖之旅在眼前一直跑啊跑的,彷彿提醒著我:有夢,不管多少年過去、不管多麽地瘋狂、不管回來後要吃土多久(默)——只要還活著,就去追啊。

#清秀佳人粉絲這邊喊聲一下欸
#有誰有去過愛德華王子島嗎

2019 年4 月22 日於臉書粉絲頁《吉娜吉普賽》貼文看這裡

人生旅行至今最認真規劃行程的一次。

費時半年,完成了厚厚滿滿、密密麻麻的自製攻略書。
​初抵紐約時還被美國海關稱讚  😂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