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:吉娜
2019年07月27日
八年前在德國漢堡住院一週的經驗,讓我想要把德語這個陌生的語言學起來,於是在回國養病半年後的2012年初,在台北歌德學院報名德語課程,正式踏入德語地獄(?)。學了八個月後,當時因為正逢創業初期、又同時著手撰寫自己的第一本書(也就是去年出版的《在印度,我的名字是活著》);每週兩堂課、每堂課三小時的進度雖然不是太緊迫,但還是要預習與複習才趕得上,否則根本難以消化與吸收,更別說是昂貴的學費壓力了。我在深思熟慮之後,決定暫停課程、好好地將手邊的事情一一完成再說。
沒想到這一停課,便停了五年之久。
直到2017年尾巴,當催生多年的書終於確認出版、手邊的工作都進行一個段落後,我決定把荒廢多年的德語課重新撿回來,於是回學校上課;這一次改了上課地點,選擇跟歌德學院使用一樣教材的師大推廣教育中心開設的德語課程,價位較為便宜之外、一週一堂課的進度也比較符合我目前的需求。然而,由於跟上一次上課的間隔實在太久、教材也早已不同,於是重頭開始學起。剛復學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是否又會三分鐘熱度,無法定心認真學習;但或許已經到了一個年紀,也該有所覺悟吧?告訴自己只要決定起頭的事就要有始有終,否則就連開始都別嘗試,真的只是浪費時間而已。
人生的每分每秒真的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感到更為珍貴啊。
重頭開始上課後,因為實在相隔太久,於是這一次很確認自己想要學好德語的決心;我很快地進入狀況、也勇於發問(年紀漸長的好處就是對於不理解的事情就會追根究底、不走害羞路線),每週都很期待德語課的到來。上課的同學大部分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,也有幾位跟我差不多30多歲上下的同齡層,當然也有年紀更大的長輩們;上了幾個階段後,難免會跟附近的鄰居開始聊天,記得有一次,班上一個差不多二十多歲的女孩沒來由地問我說:「你現在才開始上課來得及嗎?」
什麼來不及?我滿腦子問號。
其實不太明白她所謂的「來得及」到底是指什麼,是指我38歲了還才來上課嗎?她的話實在讓人無法理解的失禮。當然知道對方可能沒想那麼多、不是有心說話讓我不舒服,也知道很多人天生說話就是比較沒有禮貌,我當下沒有動怒也沒回嘴,只是隔了幾秒後緩緩地說:「你以後就知道了。」然後就不用再多做解釋或辯駁。因為人生經驗告訴我,對於一個沒有分寸的人,是不用浪費時間生氣或多作任何解釋的,如果她真的可以理解所謂的同理與尊重,就不會說出這麼沒禮貌的話了;而身為「長輩」的我,又何必去跟她指證出言語上的不妥、讓她有機會學一堂課呢?
就等她自己之後在社會上吃更大的虧就好了。
與其跟她計較、生氣,倒不如花時間把德語學好吧。我對自己說。
這也讓我更牢記自己學德語的初衷,除了在漢堡住院過的經歷之外,2012年初在雲南受過領隊訓練,認識了來自柏林的Rainer與Christine夫妻,曾經兩度在柏林下榻他們舒適的家、還受到他們溫暖的照料,我之所以想學德語沒有太崇高的目標,只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德語與他們對話。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,我非常喜歡柏林這個城市,很希望有生之年有機會去住個幾個月、幾個禮拜都好。
然而,稍微有了年紀之後,記憶力的確已經沒有年輕時那麼敏銳,但我一直深信不管學習什麼,有心永遠最重要。學語言更是沒有什麼訣竅,有愛就有動力,加上努力找機會練習。發現很多人給自己藉口「在台灣沒有環境所以學不起來」,我個人非常不以為然,現在網路時代資源豐富,先把手邊能找到的方式學到不能學再出國進修也不遲;時間也是自己找的,你永遠有時間做真心喜歡的事。
上課也不是只是求心安而已。
現在上課前的下午如果天氣不錯好,我都會先找地方念書;知道我一直在學德語的朋友都說我實在好認真、到了這把年紀還記得要充實自己、真是難得,但老實說,我是抱著「繳錢了就必須認真,不然寧可把錢拿去買機票」的原則,才可以這麼有動力這麼拼。一週一次三小時真的不多,但上課持續至今已近兩年,我發現自己生活更有動力也更有效率,可能真的有從學習德語之間找到成就感吧?加上有感自己的幸運,做自己選擇的事情維生、還有時間與機會一直充實自己,一期四千多元的學費投資真的挺划算的。
人生就是一堂永無止盡的課,充實自己這堂課,永遠很划算也很重要。正所謂:「活到老,學到老。」,學習德語讓我找到生活的動力,很喜歡一直進步的自己;我更希望等我活到一百歲時,依舊是那個好學的我,永遠不會忘記對有興趣的事情感到好奇,永遠會跟自己說只要我是真心喜歡的事、隨時都來得及的。
Gib alles!(加油!)
Comments